上传:喻细水 发布时间:2015-12-01 阅读: 转至微博: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医疗行业是一项治病救人的崇高事业,医务工作者是救死扶伤的慈善天使,总是与仁爱、友善、高尚、奉献等等这些闪烁着人性光芒的美好词汇联系在一起。鄱阳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头胸外科主治医师刘敏就是这样一名从事这样一项崇高事业的仁心医者。
刘敏 头胸外科主治医师
刘敏,男,汉族,2006年毕业于安微理工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从事临床神经外科工作近十年。自踏入医疗行业以来,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求真务实精神,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立足本职,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认为其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抢救生命,秉持“用心看好病”的目标去努力,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神圣的医学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受到院领导、同事、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赞同与认可,在群众中拥有良好的口碑,多次被医院和卫生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 刘敏从小就跟随当医生的父亲长大,每当节假日去医院陪伴因工作繁忙而无睱顾及家庭的父亲时,每每看到父亲在医院收获一名又一名患者因病情好转出院而发自肺腑的感谢和赞赏时,刘敏就觉得当医生的父亲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父亲的敬业精神对刘敏的影响很大。刘敏决心子承父业,当年高考时毅然决然报考了医学专业。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刘敏就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心爱的救死扶伤医学事业,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临床工作当中去。病房是我家,病人当亲人,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他一如继往地走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从未萌生脱离医疗行业的念头,始终深爱自己的岗位。在领导及同志们的帮助下,他通过自己的勤奋与努力,临床业务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更培养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来头胸外科求诊的病人一般都是危重病人多、病情发展快,主治医生特别繁忙,休息时间极少。尤其是每逢节假日万家团圆时,也常常是车祸的高发时期,这就注定了作为科室主要骨干的他只能在医院度过一个又一个中秋、除夕节日!他自己也数不清在医院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抢救了多少位危重病人,他只知道患者病情就是命令,救死扶伤是自己的天职。十年来,无论是在家陪伴家人吃饭时还是睡在温暖的被窝中,他总是在接到同仁求援电话的第一时间里赶到医院。 记得那是2009年冬季的一天凌晨两点左右,外面下着大雪,正在家中熟睡的他突然接到医院打来的一个车祸急诊电话,他立即骑电动车赶往医院为那名车祸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在手术台上,他奋战至天亮,终于成功地将那名患者的生命挽救了过来。手术结束后还来不及吃早餐就开始回病房继续对其他患者进行查房,直到确认每一个患者的病情稳定后才突然感觉到自己疲惫不堪,头晕目眩几近昏倒! 2010年6月份某一天,他正好经CT室准备回家,突然听到一阵急切的喊叫声,凭着医生的直觉他感觉到可能是病人出事了。他没多加思考立即跑到该名患者身边,原来有一名20岁的车祸患者入院2天后复查CT时,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虽然这并不是他主管的病人,他完全可以不去理会,但他向来奉行做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以挽救病人生命为第一要素的原则,立即协助其他同仁将患者抬入急诊病房,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打通病人静脉通道,给予静脉使用“肾上腺素、可拉明”等药物,同时亲自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及胸外心脏按压,并立即给予呼吸辅助药物。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30分钟过去了,虽然他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但让人感到仍有希望的是,该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心电监护显示心率已经恢复但患者自主呼吸仍未见恢复。不一会,患者再次出现心脏骤停,他当时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抢救!抢救!不拋弃!不放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三个小时后患者终因抢救无效宣布死亡!在抢救的过程中,患者的家属陆续赶到,有的家属还有微词,“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行了?”,眼看一场医疗纠纷就要发生!但当他们看到刘敏等医生忙于抢救的场景,都被他们执着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所感动,最后家属握着他的手说:你们已经尽力了,谢谢!简单的一句话,让人感到温暖!他那一刻感到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医疗纠纷频发,“医者仁术,医者仁心”这简单的八个字,刘敏认为只要每位医生都能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实践,能让医者一生都会受用! 医疗文书在当前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医疗纠纷和诉讼的重要依据,更是一个医生责任心的真实体现。他自从今年被院领导任命为医务科长以来,一直狠抓医院医疗文书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严格要求全院病历按省、市医疗文书规范执行,并协助各科室认真查找问题,使全院医疗质量得到较大提升,获得院领导和同仁的一致好评。 “医生需要一个科学家的头脑和一颗传教士的心灵”,从医以来,他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体会,对生命怀有悲悯之心和敬畏之情,对患者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他用他的学识和爱心帮助了一名又一名患者解除病痛。精湛的技术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为了这个目标,从毕业之初走上临床工作第一天起,他就为自己定下原则:虚心向上级医生及同仁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十年来,他无一例医疗事故发生,受到同仁的广泛好评。他积极总结临床经验,多次在国家级综合性期刊《当代医学》发表了医学论文,如《不同显微外科手术入路在颅脑肿瘤治疗中的效果及预后研究》、《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不同小骨窗开颅手术时机的疗效观察》等等。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哀。”这是冰心老人沁人心脾的诗句,也是他做为医生的毕生追求。(作者:胡喜飞 喻细水)
关键词:
|
![]() |
Copyright (C)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鄱阳县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鄱阳县人民医院24小时急救电话: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