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喻细水 发布时间:2022-04-12 阅读: 转至微博:
卒中单元与县级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医院康复医学科程关群 叶军 【导读】本论文系程关群、叶军合作撰写。2016年4月21日至24日,由叶军在“2016粤湘赣康复论坛会议”上发表”并荣获优秀论文奖。
叶军(右1)与“杂交水稻之父”中科院院士袁隆平合影 一.卒中单元的共识:卒中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我国卒中每年发病率为150 /10万,病死率为120 /10万。 2000年初,英国医学杂志公布了应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对脑血管病目前治疗手段的重新评价,按照这个评价结果,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手段不是一种具体的药物而是一个管理系统,即卒中单元。 研究表明,卒中单元是治疗脑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它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卒中单元可能是近年来在卒中治疗方面最重要的进展,其概念的提出和完善为卒中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因地制宜,建立中国卒中单元是我国目前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当务之急;建立县级脑卒中单元是我院目前正在探索与逐步完善的道路。 二.卒中单元的定义及历程: 卒中单元(stroke unit ,SU) 是指为脑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言语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措施,改善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医疗管理模式、提高疗效的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卒中病管理模式。 卒中单元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传统的脑卒中治疗概念是一个巨大冲击,它意味着治疗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将不再只是一种药物和一种手法,而是 全新的病房管理模式,覆盖脑卒中患者诊疗全过程。 卒中单元于20世纪 50年代起源于欧洲,很快传入美国,并且风靡全球。2001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于国内率先开展卒中单元来治疗脑卒中。经过临床实践,将治疗效果对比、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在中国是可行的,并且可以使卒中患者从中获得非常大的利益,包括医疗费用、肢体、语言、心理、家庭、社会等等。此后,卒中单元迅速扩展至全国。 2004年4月,“上海卒中单元国际学术研讨会”已经达成如下共识: 卒中单元是我国脑血管病医疗的必经之路! 2007年“世界卒中宣言” 写道:必须建立跨学科的卒中医疗和康复团队, 组织化团队化进行卒中医疗: ① 建立跨学科团队, 共同努力,积累经验,将证据应用于实践。② 建立简单、综合的卒中单元, 卒中单元的价值早已被证实, 即便是最基本的卒中单元形式。③ 建立卒中的医疗体系, 来应对每一个卒中患者的需要。 2010年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推荐:所有收治脑卒中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脑卒中单元, 所有急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入脑卒中单元(I级推荐,A级证据)。 三.卒中单元的分类 : 卒中单元为脑卒中患者的科学管理和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模式, 建立卒中单元是卒中治疗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许多国家卒中治疗指南都把患者是否进入卒中单元治疗,作为评价卒中患者是否接受了最佳治疗的指标之一。 卒中单元的分类:按照收治的对象和工作方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1) 急性卒中单元:收治急性期的患者,通常发病在7天以内,在这种单元中强调监护功能,患者住院时间较短。 (2) 康复卒中单元:收治发病7天或以上的卒中患者,侧重于患者的康复,住院时间为数周。 (3) 综合卒中单元:具有急性卒中单元和康复卒中单元的功能,共同收治急性期患者,住院数周。 (4) 移动卒中单元:也称移动卒中小组,没有固定的病房和护理队伍,由一个多学科组成的治疗小组进行查房和制定医疗方案。也有人认为此种形式不属于卒中单元而只能称为卒中小组。 四. 我院脑卒中单元的发展: 我院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从脑卒中患者诊疗全过程分析,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院脑卒中患者诊疗涉及120、CT磁共振、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ICU、康复医学科等多个科室,卒中单元应由这些科室共同组成,因此我院选择综合卒中单元模式。 参考国家卫计委2013(025)文件,9类疾病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康复治疗介入的规定,进行卒中单元建设与协调管理。各科室在卒中单元里的功能 具体如下: 卒中单元: 以人为本,以患者最佳疗效为中心,采用全院大协作、多专业多科室联合会诊治疗,全过程管控模式。 卒中单元领导小组及微信群: 组长为院长;副组长为一名分管副院长; 负责协调卒中单元各科室,督促通力合作,共同为了患者的治疗康复服务。 120: 负责患者早期判断与诊疗及运送,启动卒中单元,通报卒中单元领导小组及微信群。 CT磁共振:负责明确患者病情,根据梗塞面积、出血量进行轻重分级,启动卒中单元,通报卒中单元领导小组及微信群。 急诊科:负责患者早期治疗,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会诊,分诊至卒中单元各科室,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康复科介入会诊与康复治疗,中后期可转康复科康复。 神经内科:负责患者早中期治疗,如病情转危重则神经外科介入会诊,判断手术指征,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康复科介入会诊与康复治疗,中后期可转康复科康复。 神经外科:负责中重危患者治疗与手术,介入CT磁共振、急诊科、神经内科会诊,判断手术指征,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康复科介入会诊与康复治疗,中后期可转康复科康复。 ICU:负责危急重患者抢救与治疗,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康复科介入会诊与康复治疗,中后期可转康复科康复。 康复医学科:负责患者中后期治疗与康复,以上各科室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都进行康复会诊与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随访。 五.脑卒中单元现状与思考: 目前,我国卒中单元的普及还处于起步阶段。建立卒中单元应该根据医院的级别和承担的工作,选择合适形式的卒中单元模式,建立协调一致的多专业小组,这些小组成员应该是有机的结合,在统一领导下工作,采用现有已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标准化的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的医疗管理模式。 卒中单元的建立,需要一个诊疗团队,但是团队之间的配合是一个大问题,由于各科室的利益问题,密切合作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医院的统一管理了。 卒中单元的精髓是治疗的标准化和多学科的医疗, 标准化体现于在指南指导下的医疗, 多学科体现于除药物、手术治疗之外,还应有康复的早期介入和健康教育。 医院抓住卒中单元的实质,严格把关,提高医技人员的水平,努力协调好相应科室,为病人的最佳疗效着想,才能将卒中单元所要体现的全部体现出来! 许多大城市的医院已经接受并运用脑卒中单元概念,但由于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别和制约,很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卒中单元。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各个科室由于经济的或者其他的原因在协调方面很难办到,仍以单一的内外科治疗为主,治疗归治疗、康复归康复相互割裂或脱节,进行治疗时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有序性,使不少新发脑卒中患者留下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病患人群不断扩大,不论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协调的原因,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也是最难办好的事情。 现在普遍存在的内外科及康复科的配合问题,其实质仍是经济利益。谁在其中占主要作用,及后面的收益怎么分配,我院以10%作为基础协调比例,康复科介入临床科室开展早期康复,返还10%给予临床科室。 在我院出现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病号爆满加床,但康复医学科病患短缺,实际上相关科室许多患者都需要且可以转入康复科接受康复治疗,却仍滞留在内外科住院。 部分内外科室医生对康复不是很理解,康复治疗不在他们对患者的建议内,普遍都是回去自我锻炼。患者及家属不知道、不了解康复,认为康复就是疗养,或片面的以为康复只是简简单单的抬腿、按摩而已,没有必要。 实施卒中单元则能很大的避免这一现象,康复治疗介入临床各科室,康复知识普及到医生患者与家属,为病人提供最佳地医疗服务,进一步做到“虽病不残,虽残不废”。 我院采取卒中单元的管理模式后,康复科病号明显增涨,既改善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又增加经济效益上升,日均住院22人以上,月均收入35万以上,取得显著效果。 总之,卒中单元是一种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它将卒中病人的院前救治、急诊、病房治疗、康复以及出院后的治疗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循证医学证明有效的手段应用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康复,提高治疗效果,节省医疗费用。 卒中单元对卒中患者诊疗全过程进行管控,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指南,能够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努力达到患者最佳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大型综合医院医疗协作能力,降低临床科室药占比,避免合理收入流失,增加医院综合经济效益。 实行卒中单元,含金量提高,安全性上升,疗效预后更佳,为县级康复医学科构建良好平台,是县级康复医学科发展道路之一。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关键词:
|
Copyright (C)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鄱阳县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鄱阳县人民医院24小时急救电话:120 |